中新网重庆7月23日电 (张旭 杨思琦)龙门吊、集装箱、列车、进口汽车……行走在位于重庆市沙坪坝区的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,在这里的重庆团结村中心站、重庆汽车整车进口口岸等地,海外华文媒体嘉宾感受到了沙坪坝这个“开放之区”的强劲脉搏。
7月22日至23日,“行走中国·2025海外华文媒体川渝行”联合参访团一行走进沙坪坝,在热火朝天的货物转运现场,在当地以口岸枢纽牵引开放高地建设的过程中,参访团展开了一次次探访。
据介绍,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是中欧班列始发地和西部陆海新通道策源地,园区内布局有团结村中心站,设有铁路口岸和重庆国际铁路港综合保税区。
该园区通过构建“通道+枢纽+网络”现代物流运行体系,开行西部陆海新通道、中欧班列、渝满俄、渝甬四向国际班列线路62条,辐射125个国家的524个港口。
“我关注中欧班列(渝新欧)10多年了。”捷克《捷华通讯》总编陈学东说,从2011年该班列在重庆首发时,他就进行过报道,还在捷克做过一段时间的相关广告代理。
陈学东说,他一直想来看看中欧班列(渝新欧)的始发站,10余年间也来过重庆几次,但因为种种原因,都没能如愿。
22日下午,参访团一行赶赴重庆团结村中心站,并在汽笛声中见证了一列班列的发车。陈学东显得有些激动,他称,这一天对他“意义非凡”,如愿以偿,看到了这里的繁荣景象,非常高兴。
在重庆汽车整车进口口岸,有序摆放的各式汽车同样吸睛。
据介绍,重庆汽车整车进口口岸于2014年获批并通过国家验收,已运行10余年,其进口的整车覆盖奔驰、宝马、大众、路虎、标致雪铁龙、奥迪、丰田、林肯、福特等9个汽车主流品牌,进口整车数量、品类领先全国。
斯里兰卡《锡兰华音》董事杨诗源说,参访于沙坪坝,印象深刻的不仅有物流产业繁荣发展的景象,也有该景象背后“通道带物流,物流带经贸,经贸带产业”的做法。
重庆市沙坪坝区有关负责人介绍说,2025年,该区将持续放大“通道+口岸+综保区”叠加效应,通过提升开放平台能级、共建枢纽港产业园、扩大对外合作交往,加快打造国家级内陆开放枢纽核,当好内陆开放领头雁。
据悉,“行走中国·2025海外华文媒体川渝行”联合参访活动由重庆市政府侨务办、重庆市政府新闻办、重庆市侨联、四川省侨务办、四川省政府新闻办、四川省侨联、中新社重庆分社、中新社四川分社、重庆海外联谊会、四川海外联谊会等共同组织。(完)
ouzhoumeitifenfenyitoutiaoxinwenguigebaodaozhongwuyuanshoutonghua。yououzhoumeitipingluncheng,zheshiyichangshijieqidaileyijiudetonghua。faguozongtongfuyimingguanyuanbiaoshi,faguo“gulisuoyouduihua”,yicujinchongtudejiejue,zhefuheguojifahewukelandegenbenliyi,yeshifaguozongtongmakelongbenyuezaoxieshihoufangwenbeijingqijiansuochuandidexinxi。欧(ou)洲(zhou)媒(mei)体(ti)纷(fen)纷(fen)以(yi)头(tou)条(tiao)新(xin)闻(wen)规(gui)格(ge)报(bao)道(dao)中(zhong)乌(wu)元(yuan)首(shou)通(tong)话(hua)。(。)有(you)欧(ou)洲(zhou)媒(mei)体(ti)评(ping)论(lun)称(cheng),(,)这(zhe)是(shi)一(yi)场(chang)世(shi)界(jie)期(qi)待(dai)了(le)已(yi)久(jiu)的(de)通(tong)话(hua)。(。)法(fa)国(guo)总(zong)统(tong)府(fu)一(yi)名(ming)官(guan)员(yuan)表(biao)示(shi),(,)法(fa)国(guo)“(“)鼓(gu)励(li)所(suo)有(you)对(dui)话(hua)”(”),(,)以(yi)促(cu)进(jin)冲(chong)突(tu)的(de)解(jie)决(jue),(,)这(zhe)符(fu)合(he)国(guo)际(ji)法(fa)和(he)乌(wu)克(ke)兰(lan)的(de)根(gen)本(ben)利(li)益(yi),(,)也(ye)是(shi)法(fa)国(guo)总(zong)统(tong)马(ma)克(ke)龙(long)本(ben)月(yue)早(zao)些(xie)时(shi)候(hou)访(fang)问(wen)北(bei)京(jing)期(qi)间(jian)所(suo)传(chuan)递(di)的(de)信(xin)息(xi)。(。)
ofo 小黄车创始人赴美创业
从结构上说,中美两国仍存在结构性矛盾和迥异的国际秩序观,仍在一系列双边议题上存在显著分歧。从可预期的未来看,这些问题不会容易得到解决,而更可能以竞争性乃至对抗性的形式呈现和被放大。早在2022年底发布的《国家安全战略》报告中,拜登政府就明确将中国定位为未来十年最为强大的竞争对手,这一定位不会因为短期风波而有所动摇。在经贸及供应链问题上,美方近期降低了“脱钩”的调门,转而接受欧洲提出的“去风险化”论调,但这不过是玩文字游戏罢了。正如新加坡副总理黄循财所言,“去风险化”存在操作上的问题,如果执行过度,最终只会是更加碎片化和“脱钩”的全球经济。